走进“世界尽头”乌斯怀亚
【环球时报驻巴西特约记者 向南】提到乌斯怀亚,中国人最熟悉的应该就是王家卫的《春光乍泄》,令人想家的灯塔就在这里。作为世界最南端的城市,有人将它作为前往南极的中转站,也有人来此纯粹是为了感受“南方”的生活。
南极北边的“深湾”
通常1月至2月是阿根廷火地岛地区首府乌斯怀亚最佳的旅游季节,不至于太冷,一件厚冲锋衣或者薄羽绒服即可。太阳出来的时候,还能些许感受“夏天”的样子。
乌斯怀亚,在几百年前的土著部落雅甘的语言里,意思是“深湾”。除了雅甘,乌斯怀亚还曾经生活着奥那、豪图和阿拉卡卢3个部落。当地导游说,由于天气寒冷,土著部落在海岸边烧火取暖,海岸线看起来就是红红的一片,“麦哲伦来的时候,看见烽火连天的阵势,就把这一片命名为‘火地岛’。当然,这只是个传说。”
然而,殖民者灭绝了印第安人。如今,在这片土地上,土著部落的身影仅存在于乌斯怀亚的博物馆里。博物馆的一个展厅播放着“吼吼……哈……”的声音,还原土著部落某种仪式上的用语,但已经没多少人知道其中的含义了。
民宿老板墨墨告诉记者,他曾祖那代就来乌斯怀亚了,“这一片都有我曾祖的痕迹”。民宿墙上还挂着墨墨的曾祖老照片,带着高帽、拄着拐杖,一身欧洲贵族的打扮,一看就不是那个年代的“受苦人”。19世纪末20世纪初,乌斯怀亚因其遥远而荒凉的地理位置,成为囚犯的流放地。据监狱博物馆的记载,1896年第一批犯人到达乌斯怀亚,之后相继有大批犯人来到此处,1902年一个永久性的监狱在这里建立。1997年,阿根廷政府把这里的监狱定为“国家历史纪念物”,后来建为监狱博物馆。有关土著部落的展馆就在这个博物馆里。
带你回家的灯塔
乌斯怀亚最主要的大街是圣马丁大街,贯穿整个小城。沿街有许多店铺,旅游纪念品店、登山用品店、免税店、旅馆、餐馆等。虽然乌斯怀亚市内到处是灯塔的元素:冰箱贴、T恤、杯子、咖啡厅里托盘的衬纸……但每名游客对乌斯怀亚的灯塔(如图)似乎都有着执念。从港口出发,游船驶向灯塔时游客的眼光都透着期待,希望看一眼最南的灯塔,能忘掉最难的人生事,能悟到自己的方向。到达灯塔附近,船停了下来,船员佩德罗笑着问记者:“你在想什么?”我回答道:“应该是回家的路。”
佩德罗不到30岁,但已经是名老船员了。当天船上的乘客有德国人、法国人、西班牙人、英国人,当然还有一名中国人。除西班牙语外,佩德罗还能用熟练的德语、法语和英语和游客聊天。“上学的时候我连英语都不愿意学。为了生计,我还学会了葡萄牙语。现在中国人越来越多,我想下次你来,我就能说汉语了。”说完,佩德罗递给记者一杯马黛茶,“虽然苦,但仔细品,还有别的味道,就跟我们的生活一样”。
从灯塔返回时,船上的游客开始欢闹起来,笑声中透着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佩德罗给大家准备了奶酪、啤酒、软饮料……大家像是开了场海上派对,每个人的脸上好像写着“愿望达成,心满意足”。
帝王蟹:乌斯怀亚的另一张名片
佩德罗告诉记者,到阿根廷的游客不能错过的就是烤肉,但在乌斯怀亚,一定不能错过帝王蟹。乌斯怀亚全城约有七八家吃帝王蟹的餐馆,其中还包括世界上最南端的中餐馆。一到饭点儿或者邮轮靠岸时,每家帝王蟹馆子都座无虚席,游客们一边看着缸里的帝王蟹耍着最后的威风,一边大快朵颐地品味着最接近南极的海鲜。
与中国等国家不同,帝王蟹在乌斯怀亚实在不算“高档”,一整只清蒸帝王蟹约1000—1200比索(约合人民币170—200元)。当地一家知名餐馆里,老板操着西班牙语、葡萄牙语、英语、俄语、法语等多国语言招呼着客人。老板迭戈告诉记者,这家餐馆是从他爸爸手里接过来的。“老人家以前每天都会出海打捞新鲜的帝王蟹,现在生意传到了我这一代,我主内,我兄弟们主外。”
迭戈从缸里捞出一只帝王蟹,张牙舞爪的帝王蟹还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只是用力地挣脱。餐厅里不管是老主顾还是新客人,都拿起手机要记录下这只帝王蟹的样子。约半小时后,一盘清蒸帝王蟹上桌,配着西红柿切片和蔬菜沙拉,供食客品味海洋的恩赐。服务员达涅拉是老板的妹妹,她在记者点菜时不断嘱咐:“你一个人吃不完一只。”
作为实实在在的中国北方人,确实很少见这样的阵仗,记者拿着剪子,模仿邻桌处理帝王蟹的动作,然而实际操作起来,着实像个没学过医却拿起手术刀的假郎中,无奈只得求助。达涅拉边帮记者处理蟹腿边说,其实客人们都来自世界各地,“他们也未必会弄”。
“帝王蟹成了乌斯怀亚另一张名片。95%的帝王蟹都被游客吃了,我们当地人很少吃。”佩德罗解释说,当地人觉得帝王蟹不划算,“同样的价钱能买好几斤牛肉了,毕竟阿根廷的经济不如以前,人们也更实际了”。
长情神器!世界上最美的灯塔播种浪漫
提起灯塔,不少人会立刻联想起“浪漫”“唯美”等词汇,毕竟,在很多电影电视剧里,那些赚足眼泪的剧情中或多或少都有灯塔的影子。灯塔最初是为了给航海的船只指明方向,无论风霜雨雪,都默默地屹立在海岸边,正是因为如此,灯塔所代表的对感情坚守和忠贞的形象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能一窥一二,如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灯塔行》和M.L.斯特德曼的《海洋之光》。如今,虽然先进的科技和仪器取代了部分灯塔的“职位”,但这些在浪潮中依旧历久弥新的灯塔依旧散发着迷人的怀旧复古情调。
英国,比奇角灯塔
比奇角灯塔位于英吉利海峡东苏塞克斯海岸,高43米,是英国领港工会建造的最后一座传统风格的海中灯塔。比奇角灯塔建于1902年,主要为了提醒船只注意岸边悬崖。因为灯塔所处的比奇角云崖岩石结构不稳定,加上海风、海浪常年的侵蚀,时不时会有岩石从悬崖坍塌落下。灯塔主体部分的外墙涂刷了红白条纹,为的就是让鲜艳的颜色提醒过往船只注意落石。
图源:Beachy Head Lighthouse Instagram
建造比奇角灯塔共使用了3660吨花岗岩,自投入使用起,这座红白条纹的灯塔一直由三名灯塔管理员管理,尤其在恶劣的天气里,管理员要轮番上岗保证塔顶的燃料转灯明亮如昼。1975年,电力公司为灯塔安装上了第一盏电灯,1983年时,灯塔实现了自动化,灯塔看守人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岗位。1999年时,一块坠落的岩石砸断了连接灯塔的电缆,当地政府决定为灯塔更换并升级灯具和雾灯信号。如今的比奇角灯塔,红白条纹依旧艳丽如常,在洁白的云朵和蔚蓝的海水映衬下,显得愈发古朴典雅。
美国,埃尔·德莱德岩灯塔
位于阿拉斯加的埃尔·德莱德岩灯塔地处林恩运河的入口,是阿拉斯加州最古老的灯塔,1906年6月1日投入使用。鉴于当时林恩运河的商业价值,从1902年至1906年,美国灯塔委员会在河上建了4座有人值守的灯塔。早在1905年的时候,美国灯塔委员会就已经批准了埃尔·德莱德岩灯塔的方案,还希望在严冬来临之前完成灯塔的修建,无奈,肆虐的风雪和恶劣的天气让灯塔直到1906年才完工。
图源:Eldred Rock Lighthouse
这座木质结构的灯塔高17米,顶部的转灯采用了当时较为先进的透镜和棱镜,能交替产生红白闪光。灯塔所在的小岛周围是层叠起伏的无尽雪山,白雪皑皑的群峰注视下,灯塔好似一位孤独又执着的守望者,不少科幻迷还将这座雪山冰河间的灯塔视为“纯净之地”,幻想着当无名病毒摧毁地球时,这里将是最后一方家园。
新西兰,雷因加角灯塔
守护着南太平洋和塔斯曼海来往船只的雷因加角灯塔,坐落在新西兰北岛的北岸顶端。雷因加角号称新西兰最北的岬角,而最北的岬角应该是位于其东边的萨尔维崖,但是由于雷因加角是新西兰著名的1号公路起点,所以人们更喜欢把雷因加角说成是新西兰的最北端。除此之外,雷因加角还被毛利人视为“灵魂回到故土”的地方。因此,立在这里的灯塔被人们寄托了很多寓意:希望出海之人平安归俩;希望离世的人们魂归故土。
图源:Newzealand
雷因加角灯塔建于1941年,并于当年5月首次点亮,它是新西兰建造的最后一盏设有管理员的灯塔。1987年,灯塔实现了完全自动化,由威灵顿总部远程监控。虽然灯塔本身不对公众开放,但丝毫不影响灯塔成为新西兰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这座10米高的灯塔,每年都是社交网络上的打卡聚集地。
挪威,敦南灯塔
敦南灯塔坐落在奥斯陆附近的海湾,位于比格迪半岛南端海面。从空中俯瞰,灯塔和所在岛屿好似一艘在水中静止的小船,潋滟的湖光水色一圈一圈荡漾到灯塔底部,好似恋人间在窃窃私语,又好似密友一直在话叙往昔。
图源:visitnorway
敦南灯塔最早可以追溯到1874年,1956年,灯塔进行了现代化改造,实现了自动化。现在的敦南灯塔是一家灯塔主题餐厅。每逢节假日,来自奥斯陆的居民就会结伴乘船来到灯塔,听着水波拍打岸堤的声音,品尝着鲜活美味的食物。
澳大利亚,奥特维角灯塔
维多利亚州阿波罗湾的奥特维角灯塔建于1848年,是澳大利亚现存最古老的灯塔,也是澳大利亚连续“服役”时间最长的灯塔,在工作了146年后,于1994年1月正式“退役”。19世纪时,来自欧洲、亚洲和北美的移民在海上漂了几个月后,奥特维角是他们见到的第一块陆地,而正是奥特维角灯塔为他们提供了登陆的希望。
图源:Cape Otway Lightstation
如今的奥特维角灯塔早已被设计成了一座博物馆,而旁边的守护人小屋则被改造成了酒店。灯塔里有电报机和雷达设备,站在90米高的塔顶上,狂野的海洋翻滚着波涛,你可以想象当年的灯塔承载着为多少人指明方向的重任。奥特维角灯塔还是观看鲸鱼的好地方,每年的6-10月,迁徙的鲸鱼会游到离海岸很近的地方,能从灯塔上一览无遗。
西班牙,大力神灯塔
大力神灯塔是一座古罗马灯塔,位于西班牙西北部加利西亚的科卢纳半岛上。灯塔建于公元2世纪,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其是“世界上唯一保存完好、且仍被用于指示海上信号的罗马灯塔”。关于灯塔起源的传说,几千年众说纷纭。据说,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在科卢纳半岛附近苦战3天3夜,终于杀死了巨人暴君格里昂。赫拉克勒斯挥舞战斧砍下了格里昂的头颅,并下令建起一座灯塔,永远地镇压住这个魔鬼君王,这座灯塔就是大力神灯塔。也有传说称,大力神灯塔是仿造亚历山大灯塔而修建,作为献给罗马战神马尔斯的礼物。
图源:Visit Coruña
55米高的大力神灯塔在1791年进行了翻修,守护着倍大西洋的海岸。围绕着灯塔的一圈圆形步道,让人们能近距离欣赏这座屹立了千年的灯塔。
马耳他,里加索里灯塔
得天独厚的战略位置和天然的深水良港,让马耳他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马耳他海岸边的各种建筑,也多以防御警示作为首要功能。全球热播的电视剧《权力的游戏》中不少场景就是在马耳他的古堡中取景。
图源:Valletta_News
位于瓦莱塔海港入口东侧的里加索里灯塔,建于1908年,至今仍在运行。瓦莱塔海港是马耳他较为繁忙的港口之一,灯塔就在入口的位置,静静地观望着来来往往的船只,彰显着欣欣向荣。
丹麦,鲁珀杰克·努德灯塔
鲁珀杰克·努德灯塔是一座废弃的灯塔,位于丹麦北部的日德兰半岛一个海拔60米的悬崖上。1899年,灯塔开始修建,1900年12月灯塔首次被点亮。然而,由于流沙的不断堆积和海岸的持续侵蚀,鲁珀杰克·努德灯塔在1968年8月停止运作。
图源:Rubjerg Knude Lighthouse Facebook
一开始,灯塔及灯塔旁的附属建筑被改造成博物馆和咖啡馆,可是不断移动和堆积的沙子使附属建筑在2002年也被迫放弃,并于2009年被拆除。令人惋惜的是,建筑学家在考察后认为,预计到2023年,这座百年灯塔将会最终沉入海中,与它守望了一世的蔚蓝波涛融在一起。
爱尔兰,法纳德角灯塔
法纳德是一个位于爱尔兰多尼哥郡北部海岸的半岛,地处斯威利湖和马尔罗伊湾之间。法纳德(Fanad)在古盖尔语中意为“倾斜的地面”,斜切着进入大西洋的海岸,张牙舞爪的裂缝,着实让人感受到了这篇土地的崎岖不平。在法纳德的海岬上,矗立着一座发出柔和温暖灯光的灯塔,静观着大西洋的狂野,看着滔天的巨浪好似野兽一般,一遍遍地试图撕开礁石林立的海岸。
图源:Donegal’s Daily
19世纪中期,爱尔兰掀起了一波建灯塔热潮,30年间陆续修建了40多座灯塔,这些灯塔在风光大限了一个多世纪后,逐渐被更先进的科技仪器取代,很多灯塔都被改造成了博物馆、旅社或是咖啡厅和酒店。而法纳德角灯塔,直到现在仍在孜孜不倦地工作着。沿着灯塔内螺旋式的楼梯登塔,你将收获来自大西洋最令人敬畏的自然风景。
美国,老洛玛角灯塔
老洛玛角灯塔位于加利福尼亚科罗纳多半岛,地处美洲大陆最西南的陆地洛马岬上。1542 年,葡萄牙人若奥·胡德利格斯·卡布里奥(Juao Rodriges Crabrillo)航行到了圣地亚哥湾发现此地。这也是历史上记载,欧洲探险家第一次在美国西海岸的登陆地点。为了纪念这一历史事件,政府专门修建了纪念公园,老洛玛角灯塔就位于公园内。
图源:Old Point Loma Lighthouse
老洛玛角灯塔由美国政府于1855年建造,是纪念公园中的最高点,高154米,可以俯瞰整个圣地亚哥城的港口及市中心、科罗拉多岛及美国海军基地。天气晴朗时,还可以暸望到太平洋及墨西哥的边境城市。1891年,灯塔停止运营,海拔较低的新洛玛角灯塔接手了它的工作。如今的老洛玛角灯塔是一个博物馆,讲述着曾见证过的波澜壮阔。
斯里兰卡,东德拉角灯塔
东德拉角灯塔位于斯里兰卡最南端的东德拉海岬,是斯里兰卡最高的灯塔,也是东南亚最高的灯塔之一。灯塔以临近的东德村命名,在当地僧伽罗语中,“Dondra”是“众神之城”的意思,象征着灯塔由众神执掌,保护着一方海域的安全。
图源:Dondra Head Lighthouse Instagram
东德拉角灯塔高49米,由詹姆斯·尼古拉斯·道格拉斯爵士设计,英国皇家灯塔服务处的威廉·道格拉斯建造,于1887年11月启用。灯塔使用的所有建筑材料,包括砖和钢都是从英国进口的。1890年3月,东德拉角灯塔完工并正式投入使用,开始了它指明航向的一生。
日本,神奈川天文台灯塔
神奈川天文台灯塔,更为人熟知的名字叫“江之岛的海蜡烛”。第一眼看到这座现代化的灯塔时,你断然不会将其和灯塔联系到一起,毕竟其上宽下窄的造型和传统的灯塔大相径庭,这样的外观会让你想到火炬、天文台、电视塔,但灯塔一定不在你的名单里。
图源:Enoshima Sea Candle Instagram
江之岛的海蜡烛于2003年完工,是为庆祝伊诺岛电气化铁路建成100周年而建造的。从远处看,灯塔钢铁镂空又螺旋的外形,好似鱼骨架。白天的灯塔看着好像个头不大,除了被钢结构包裹的螺旋扶梯,没有太多花里胡哨的装饰。可到了晚上,灯塔就变身了,在灯光的照射下映出不同颜色,百变迷人。
爱沙尼亚,科普灯塔
科普灯塔位于爱沙尼亚西部的希乌玛岛最高的山顶上,灯塔本身高36米,加上山丘68米的高度,使其成为波罗的海沿岸的最高建筑物。科普灯塔世界上最古老的灯塔之一,自1531年建成以来一直在使用。灯塔的建造本应在1500年夏天开始,可由于战乱、瘟疫、建筑负责人离世等一系列事件,灯塔直到1531年才完工。一开始灯塔的名字叫“上达格罗特灯塔”,源自瑞典语,后来改成了以爱沙尼亚语命名的科普灯塔。
图源:Kõpu Lighthouse Instagram
19世纪时,科普灯塔进行了重建,现在看到的样子正是那个时候修建的。最初,塔的底部是坚固的石头,塔内没有任何房间,要登上灯塔的顶部,需要借助外部的木楼梯到达。重建后,守灯者能居住在灯塔里,一座铁楼梯能让守灯者不被风雨淋湿地在内部爬上塔顶。
阿根廷,埃莱乌尔斯灯塔
在阿根廷南部火地岛,距离乌斯怀亚城以东5海里的地方,矗立着一座红白相间的灯塔。乌斯怀亚被称为是“世界尽头的城市”,电影《春光乍泄》主角最后到达的地方就是这里,影片中说,失恋的人来到这里,看到世界尽头的灯塔,就会将一切烦恼抛之脑后,重新来过。毕竟,看似尽头的终点,可以是下一段人生之旅的起点。
图源:Les Eclaireurs Lighthouse Instagram
这座近乎圆锥形的灯塔,高11米,没有一扇窗户,只有通过一扇朝西的门才能进入。灯塔所在的岛屿名叫埃莱乌尔斯岛,灯塔也因此而得名。灯塔于1920年投入使用。在阿根廷人眼中,埃莱乌尔斯灯塔是一座位于“世界尽头的灯塔(Faro del fin del mundo)”,在灯塔上瞭望远方,翻滚的浪花拍打着岸边,让人感觉一切触手可及却又遥不可及。
法国,普洛马纳克灯塔
普洛马纳克灯塔是一座位于法国布列塔尼半岛的灯塔。灯塔由粉红色花岗岩组成,指引船只开往普洛马纳克港。第一座普洛马纳克灯塔建于1860年,在1944年时因为战争而被彻底摧毁,现在看到的灯塔是在1946年在原址重建的。由于灯塔担任着繁忙港口的指示作用,灯塔不对公众开放。
图源:Ploumanac‘h lighthouse Facebook
站在灯塔所在的赤红色礁石上,感觉身处在魔幻世界。嶙峋怪异的岩石毫不客气地随意在海岸边画地为营,钴蓝色的海水温柔地亲吻着这些跋扈的礁石,时不时传来的海鸟叫声,划破了这片安静的景致。
德国,林道灯塔
林道是德国巴伐利亚州的一个小城,位于德国瑞士和奥地利的交界处,地处博登湖边上。在林道海港入口处,有一座34米的灯塔,最初,林道海港和灯塔是为了打通路德维希站南北向通道、实现水路和陆路联运而修建的,灯塔的正面还有一个时钟,提醒着货运老板们争分夺秒地运输货物。
图源:Lindau Lighthouse Instagram
林道灯塔建于1853年至1856年,1856年首次点亮,它是在1230年修建的灯塔原址上重建的。刚开始的时候,灯塔以石油为燃料,守灯人必须寸步不离地看着锅炉,以免发生火灾。之后,灯塔的燃料换成了天然气、电力,后来,上世纪90年代初实现了自动化。如今的灯塔已经变成了一处观光景点,泛舟湖上的游人在领略湖光山色的同时,还能和这座古韵悠悠的灯塔合影拍照。
意大利,圣乔治·马乔里灯塔
在威尼斯的圣乔治·马乔里岛上,有一座建于1566年至1610年间与岛同名的教堂,古典的文艺复兴风格在教堂中随处可见,明亮的白色大理石在和高高耸立的钟塔,与闪闪发光的蓝色水面相互交映,好似天堂。著名画家莫奈在此游时,被这惊艳的美景吸引,创作了《黄昏中的圣乔治·马乔里》。
图源:San Giorgio Maggiore Instagram
似乎是为了不让这静谧的景象不被扰乱,亦或是想为这如画美景再增添些动感,与圣乔治·马乔里教堂隔河遥望的岛屿入口处,有一座优雅的灯塔。米白色的外墙,没有浮夸的装饰,简单明了的造型,却给了在夜幕中航行的船舶最质朴真实的温暖。
巴西,巴拉灯塔
巴西巴伊亚州的萨尔瓦多城南部,有一座建于1690年代的古老堡垒——圣安东尼奥·巴拉堡(Forte de Santo Antonio da Barra),而它更常被当地人称为巴拉灯塔。作为南美洲最古老的灯塔,巴拉灯塔建造的历史甚至早于萨尔瓦多城。现在的巴拉灯塔是巴伊亚州的航海博物馆,里面陈列着葡萄牙航海时代的遗物和展品,一些超过300年历史的物件,讲述了那个辉煌的时代。
图源:Farol da Barra-Salvador de Bahia
巴拉灯塔的外墙由黑白条纹组成,从灯塔顶部眺望,一望无垠的大西洋铺满了目之所及之处,不停翻起的浪花和拍在岸边的声音,好似在喃喃着当年大海与航行者间的英勇故事。
苏格兰,贝尔岩灯塔
贝尔岩灯塔位于苏格兰安格斯海岸,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海上礁石灯塔。它建于1807年至1810年之间,距安格斯海岸以东18公里,因为灯塔所在礁石名为“贝尔”而得名。在贝尔岩灯塔建成之前,很多船只因撞上安格斯海岸的暗礁而沉没,这片海域也被当时的航海者称为“死亡之地”。
图源:Bell Rock Lighthouse Instagram
1799年,一位名叫罗伯特·史蒂文森的工程师向当局建议建立一座灯塔,以此提醒过往船只避开暗礁。但该项提案由于耗资巨大被搁置了。1804年,英国海军约克号军舰在安格斯海岸附近触礁沉没,这起悲剧最终推动了贝尔岩灯塔的修建。最终,1811年,35米高的贝尔岩灯塔首次亮灯,人们在55千米之外就能看到其发出的警示灯光。从此之后,贝尔岩灯塔屹立在礁石上200多年,似卫兵一般保护者航行船只的平安往返。
爱沙尼亚,基普萨雷灯塔
人们印象中的灯塔即使高度、外形、颜色各异,但至少都笔直矗立,可在爱沙尼亚的萨勒玛岛上,却有一座倾斜的灯塔——基普萨雷灯塔。其实,在1933年灯塔建成时,这座25米高的建筑笔直挺拔,航行在波罗的海的海员都能通过它确定方位。
图源:Kiipsaare Lighthouse Instagram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海水的常年侵蚀不断掏空灯塔附近的泥沙,钢筋混凝土建成的灯塔由于缺少支撑地面而开始倾斜。到了90年代,基普萨雷灯塔倾斜进一步加剧,也因为如此,灯塔被废弃了。从海上望去,基普萨雷灯塔好似摇摇欲坠的危楼,在不停卷起白沫的浪潮拍打中,更显得孤独无助。即便如此,基普萨雷灯塔依旧毫不动摇地扎在原址,如同一位刚毅的卫兵,守护着海岛。
公众号ID
globaltravelerclub
相关问答
乌斯怀亚的灯塔故事?
听说那儿有个灯塔,失恋的人都喜欢去,把不开心的东西留下。当我们走在这已经一个半世纪的古老而美丽的小城,看着为了南极奥秘一个个长眠极地的探险者的石碑,...
阿根廷乌斯怀亚港的最后一座灯塔?
世界尽头乌斯怀亚仅有1.8万人口的阿根廷乌斯怀亚港(Ushuaria)位于南纬54度47分,是世界上最南端的城市,也是传说中世界的尽头。阿根廷国家3号公路延伸到这里...
南美洲最南端灯塔叫什么名字?
位于南美洲阿根廷的乌斯怀亚,是座美丽,别致的小城。据说离南极洲仅800公里,也是最靠近南极的城市。它还被人们称为世界尽头。在这座城市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贴上...
乌斯怀亚建筑物以谁为名?
以流放犯人,乌斯怀亚位于火地岛的南部海岸,北靠安第斯山脉,面临连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比格尔海峡。它是世界上最南端的居民点,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天涯海角”“...
去乌斯怀亚大概要花费多少钱???_马蜂窝问答
去乌斯怀亚大概要花费多少钱???_马蜂窝问答
去乌斯怀亚选择什么路线,来回费用,不算在乌斯怀亚的花费._...
去乌斯怀亚选择什么路线,来回费用,不算在乌斯怀亚的花费._马蜂窝问答
乌斯怀亚的夏季是几月到几月?
乌斯怀亚的夏季是12月、1月和2月。阿根廷的乌斯怀亚是世界最南端的城市,位于西经64°20′、南纬54°47′,处于西风带内,属于温带海洋气候,全年阴凉湿冷,一...
乌斯怀亚旅游业发展迅速的原因_作业帮
[回答]1,旅游资源丰富.乌斯怀亚依山傍水,郁郁葱葱的山坡和巍峨洁白的雪山交相辉映,色调不同的各种建筑坐落在波光粼粼的比格尔水道和青山白雪之间,水道对...
《春光乍泄》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细节?
王家卫的电影,往往没有什么情节和逻辑可言。只是在讲述一种情绪,一种氛围,用意象来支撑整个故事。《春光乍泄》是个人认为,墨镜王比较出彩流畅的一部影片。...
乌斯怀亚面积?
乌斯怀亚是南美洲的一个地区,位于阿根廷和智利的南部。它的面积因具体定义方式而有所不同,一般估计在50万至6百万平方公里之间。如果以乌斯怀亚区域政府管辖...